到2035年,江西交通迎來大爆發——公路23萬公里左右、鐵路8000公里以上、民用運輸機場9個
來源: 江南都市報 | 日期: 2023年02月16日 | 制作: 江南小編 | 新聞熱線: 0791-86849110
文/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章娜、實習生張馳、高嘉欣
到2035年,全省綜合立體交通網實體線網總規模達到24萬公里以上。其中,鐵路8000公里以上,公路23萬公里左右,航道5740公里左右。內河港口11個,民用運輸機場9個,通用機場48個,郵政快遞樞紐11個。2月15日,記者從省交通運輸廳獲悉,我省正式出臺《江西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》(簡稱規劃)。
鐵路:高鐵網總規模達3600公里以上
據悉,根據規劃,我省將擴大高速鐵路網覆蓋。以南昌為核心樞紐,以合福、銀福、京九、武深4條縱向通道和沿江、杭渝、滬昆、渝長廈4條橫向通道為骨架,逐步形成“一核四縱四橫”的高速鐵路網,總規模達到3600公里以上,構建四通八達、高效快捷、布局合理的高速鐵路網,覆蓋所有設區市。
此外,我省將完善普速鐵路網布局。以合福、阜鷹汕、銀福、京九、浩吉泉5條縱向干線通道和沿江、滬昆、衡吉溫、韶贛廈4條橫向干線通道為骨架,構建覆蓋廣泛、內聯外通、能力充分的“五縱四橫”的普速鐵路網,總規模達到4000公里以上,覆蓋大部分縣級行政區。堅持新建與改造并舉,加強已有鐵路改造,提高電氣化水平和復線率。
與此同時,發展城際鐵路和市域(郊)鐵路。積極推進南昌都市圈城際鐵路和市域(郊)鐵路建設,完善南昌都市圈軌道交通網絡,打造“軌道上的都市圈”,重點建設南昌都市圈6條市域(郊)鐵路和中心城市軌道交通,共同構建“A字互聯+大字放射”的軌道網絡。適時研究建設贛州等主要城鎮群的城際鐵路。
公路:鄉鎮30分鐘上高速
根據規劃,完善高速公路網方面,我省將加強主要通道國家高速公路擴容,完善市縣輻射、省際銜接,優化局部路網布局,形成“十縱十橫十繞”的多中心放射狀高速公路網布局,總里程達到1萬公里以上。其中,國家高速公路5739公里,省級高速公路4540公里,打通45個省際高速通道出口,基本實現市市有繞城、縣縣雙高速,鄉鎮30分鐘上高速。
優化國省干線網方面,以既有路線升級改造為主,著力擴大覆蓋范圍,合理確定建設標準,提升技術等級和服務能力,建成網絡完善、能力充分的“十縱十一橫”普通國省干線公路體系,普通國道約8400公里、普通省道約12000公里,基本覆蓋全省省級及以上開發區、鄉鎮和4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。
提升農村公路網方面,按照鄉村振興和“四好農村路”建設要求,加快農村公路提質升級和旅游路、資源路、產業路建設,基本實現縣道三級及以上、建制村通雙車道公路全覆蓋,總里程達20萬公里以上。大力推進農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設和危橋改造,打造美麗生態文明農村路,提升農村公路建設質量和服務品質。
水運:高等級航道總里程達2000公里
據悉,我省將布局跨區域水運大通道。加快贛粵運河建設,打通江西省第二條水路出海通道,推動形成我國內河水運南北溝通新格局。做好浙贛運河重大問題研究和規劃控制,適時啟動建設,形成溝通信江水系與錢塘江水系的水運大通道,開辟東向出海新通道。
擴大高等級航道覆蓋。加快贛江、信江高等級航道建設,進一步向支流拓展延伸,形成以長江干線(江西段)、浙贛通道、贛粵通道及其他重要支流為骨架的“兩橫一縱十支”的全省內河高等級航道網,高等級航道總里程達2000公里左右。
以九江港、南昌港等2個主要港口為核心,以贛州港、吉安港、宜春港、鷹潭港、上饒港等5個地區重要港口為支撐,以新余港、景德鎮港、撫州港、萍鄉港等4個一般港口為補充,構建層次分明、功能完善、布局合理的“2+5+4”港口群,全面支撐對外開放和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,與長三角港口群實現江海聯動。
民航:形成“9+48”通用機場格局
據介紹,我省將突出民航對全省產業升級、全球資源要素聚集的重要作用,強化機場對經濟社會服務和旅游資源的覆蓋,形成以南昌昌北國際機場為主樞紐,贛州黃金機場為次樞紐,7個支線機場為補充的“一主一次七支”的運輸機場格局。完善9個運輸機場兼顧通用航空功能,推進11個設區市規劃建設具有綜合服務功能的基地型通用機場,有序實施37個具備基本通用航空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的非基地型通用機場建設,形成“9+48”通用機場格局,實現在公共服務和生產服務領域對運輸機場的補充。
快遞:建10個省級郵件快件處理中心
據悉,我省將依托綜合交通樞紐城市,打造南昌全國性郵件快件處理中心,建設贛州、九江、上饒等10個省級郵件快件處理中心。推進縣鄉村三級農村快遞物流網絡節點建設,形成縣級快遞物流中心全覆蓋、鄉鎮“快遞超市”全覆蓋、建制村郵政快遞網點全覆蓋的郵政快遞服務網絡。
值班編輯:周章云
值班審核:范俊杰
值班編委:楊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