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四個萬家”服基層 文明新風沐廣信
來源: 稻花香里新廣信 | 日期: 2023年02月18日 | 制作: 江南小編 | 新聞熱線: 0791-86849110
講理論,傳政策;送文化,惠萬家;送服務,暖人心;講文明,樹新風……春節期間,廣信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旗幟、聚民心、育新人、興文化、展形象,盤活各類資源,通過開展“黨的聲音進萬家”“文化活動惠萬家”“志愿服務到萬家”“文明禮遇待萬家”等“四個萬家”活動,將文明的種子播撒到每一個角落,讓新時代的新風尚浸潤群眾的心、豐富群眾的腦。截止目前,已累計開展活動1000余場,受益群眾達40萬余人。

傳遞黨聲育群眾
走進旭日街道信美社區文明實踐站,一場輕松歡快的基層宣講會正在進行。來自信美社區的志愿者團隊和居民們共聚一堂,以快板、詩朗誦、三句半等接地氣兒的文藝表現形式。
這是廣信區各地創新宣傳宣講方式,在平實務實、溫暖熱烈的氛圍中,分級分類開展讀原文、悟原理學習活動,推動理論學習宣講持續走深走心走實,形成中心、所、站三級聯動的生動局面。

豐富文化樂百姓
百姓舞臺百姓演,百姓春晚百姓樂?!懂斦啻河錾献罨鶎印贰墩f唱中國紅》《廉潔奉公》等一個個為村民喜聞樂見的節目先后上演,展現了當地干部群眾良好的精神風貌,讓觀眾在歡聲笑語中盡享節日歡樂。“這個晚會辦得好,熱鬧又喜慶,讓大家感受到節日的歡樂和生活的幸福。”游客葉玲時不時拿出手機拍照,分享到自己的微信朋友圈。
1月19日,“百姓說變化”——文化活動惠萬家在鐵山鄉畬鄉村文明實踐站舉行,舞蹈、歌唱、小品、武術等精彩表演輪番上演,令現場觀眾拍手叫好。
以文化活動為引領,用歌舞的形式,借舉辦節慶活動之機,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,將移風易俗、傳統美德、法制宣傳、感恩教育等內容融入其中,在豐富居民文化生活的過程中,弘揚新風尚、傳播正能量。干部講政策、專家講技能、鄉賢講德治、脫貧戶講感恩、致富能手講創業創新,著力破解群眾“精神貧困、動力不足”的問題,使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為實現鄉村振興的“大課堂”,群眾增收致富的“孵化器”。

志愿服務暖人心
“有N95口罩、消毒液、個人防疫手冊、連心卡……太讓我感動了!”拿著這份沉甸甸的愛心包,老人滿是驚喜與感動。近日,廣信區志愿者化身“敲門員”,為70歲以上獨居老人、殘疾人、患病人員等送去愛心防疫包。
為切實解決轄區困難群眾就醫、生活等需求,廣信區組建成立了“敲門員”志愿者服務隊。服務隊根據對各行政村、小區摸排掌握的情況,對不同需求的群眾提供相應的志愿服務,“一對一”解決困難。家中缺少退熱藥物的,志愿者送藥入戶;生病需要住院治療的,志愿者以最快速度協調好車輛或者自己開車送去就診;生活物資短缺的,志愿者免費送去生活用品……在廣信區,100多名志愿者電話24小時保持暢通,群眾有困難立即解決。
“民有所呼,我有所應。下一步,我們將繼續整合服務資源,依托志愿者服務隊開展‘送愛回家’志愿服務活動,精準化幫扶解困,做好、做細特殊群體服務,讓‘暖心’惠及轄區所有困難群眾。”廣信區文明實踐中心書記邱榮云說。
文明禮遇樹新風
廣信區的龔女士,春節期間參加一場同學婚禮后贊不絕口:“整個婚禮過程簡單樸素,少了人情負擔,多了文明新風。”
鄉村振興既要“塑形”,更要“鑄魂”,這是新時代提出的嶄新考題、面臨的重大課題。近年來,廣信區把深入推進移風易俗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,堅持守正創新、弘揚良好風尚,一個個有力舉措破除陳規陋習,一項項重大部署厚植新風正氣,淳樸清朗、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風激蕩在神州大地廣袤的田野間,獲得感、滿足感洋溢在億萬農民幸福的笑臉上。
望仙鄉志愿服務隊聯合望仙村開展“守護村居環境,爭當環保先鋒”學雷鋒公益活動,助力鄉村人居環境整治。志愿者們擼起袖子,手持鉗子、鏟子清理飲料瓶、塑料袋、煙頭等垃圾。
近年來,廣信區區委、區政府始終牢固樹立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發展理念,圍繞“生態修復+文旅”做文章,采取立足生態、著眼經濟、系統開發、綜合治理的原則,堅持在保護中開發、在開發中保護,大力推進礦山生態保護修復,昔日廢棄礦山一躍變成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、“省級旅游休閑街區”“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”,打造出了美麗江西“廣信樣板”。
如今,在廣信城鄉里,深受百姓喜愛的就屬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了,傳遞文明新風,改善鄰里關系,豐富百姓生活,提升幸福指數,切實打通宣傳群眾、教育群眾、關心群眾、服務群眾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(程曉麗)